端午节,农历五月初五,又称端午节、端阳、端节等,这一天是一年中的“至日”。
中国幅员辽阔,南北民风各异,取长补短,形成了“端午节”独特的文化内涵。
据《荆楚岁氏记》记载,迟至南北朝时期,农历五月初五已被南北各地认定为国定假日。 据说,在即墨地区,流传着一首“五月五日,过端午,拉露水,种艾草,吃粽子,系五绳,戴荷包,香飘飘”的歌谣,讲述了当地端午节有许多丰富有趣的民俗活动。 也体现了胶东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。
端午节除了纪念先贤、避毒之外,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“卫生节日”。 这一天,人们打扫庭院,挂艾枝,挂菖蒲,洒雄黄水,喝雄黄酒,祛浊除腐,杀菌防病,代代传承老祖宗的养生知识,虽然其中许多方法无法得到科学证明,但它们确实有效。 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
端午节粽子
说起端午节,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“粽子”。 据清代《即墨县志》记载,“端午节吃焦小米,喝雄黄酒”。 文中的“焦小米”是粽子的别称,因为粽子是用竹叶包着糯米做成的,呈四个尖头状。 ,所以有这个标题。 北方地区的粽子也承载着北方人的骄傲。 粽子个大、紧实,馅料以糯米为主,加入红枣或豆沙,蘸上白糖或红糖。 它们非常甜。
其实,古人对于粽子还有很多奇特的想法。 《岁月杂记》记载,“端午节时,古人用茭白叶包糯米,谓之焦粟,互相留下,流行包成粽子”。 宋人对各种干果、蜜饯情有独钟,不仅在“点茶时,用了很多蜜饯,放入粽子里”这句“不仅是橘子”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。大文学家苏东坡的《太后阁诗六首》中的“盘里有,粽子里有杨梅”。
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位大玩家。 他在《端午三堂宴官》诗中写到“四时花争巧,九粽争新”。 这里所说的九子粽子,也是粽子的一种。 其形状是由九个形状各异、颜色各异的粽子,用九色丝线串成。 它的观赏功能远大于其食用功能。 多用作妇女的长辈。 作为礼物,粽子谐音,意为“中子”。
青岛地区有句民谚:“吃完端午粽子,扔掉棉袄”。 这是指节气的变化。 端午节过后,天气转暖。 过去,青岛村民吃不到糯米和白面。 他们的做法是在大黄米里塞上红枣,包成粽子。 如今,生活条件有所改善。 每年5月5日,人们家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,买芦叶、马球叶。 回到家,他们就开始泡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。 包粽子的活动也适合全家人一起享受。 时间。 花色品种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调,青岛地区的馅料也从过去的粗粮变成了类似北京红枣、豆沙的糯米粽子。
与粽子、鸡蛋一锅煮。 吃鸡蛋的习俗一定是祈求保佑平安。 如果推测的话,可能还有增加营养的意思。 毕竟以前条件艰苦,有鸡蛋吃也不容易。 随着锅里的水沸腾,锅里粽子的香气扑鼻而来,还染上了一种奇特的“粽子色”,并带有淡淡的清香,与茶叶蛋的味道完全不同。 。
节日期间,少不了互相走动。 亲朋好友之间的伴手礼是香粽和鸡蛋。 这也是民间社交的一次机会,也是相互交流、学习手艺的好机会。
喝雄黄
端午节期间,除了吃粽子,最著名的恐怕就是“雄黄酒”了。 民间有“饮雄黄酒百病皆去”之说。 这一传统据说源于荆楚地区屈原的习俗。 旧时,人们用粽子喂鱼,以防止屈原的尸体被咬伤。 他们还用雄黄酿成酒倒入河中,有驱散水中毒虫的作用。 这种风俗遍布全国各地。 即墨端午节期间,还有酿造和饮用雄黄酒的习俗。
有句话说:“唯幼时,不忘抱艾钗,有王额”。 儿童不能饮酒。 大人用筷子点酒,涂在孩子的额头、耳朵、鼻子、手掌上,并在额头上画“王”字。 身为老虎,据说此招可以震慑邪灵,驱除毒虫。 事实上,在孩子们的印象中,雄黄的“威力”远没有印在他们脑海中的童年快乐深刻。
雄黄酒真的有“驱虫”功效吗? 古代《白蛇传》故事书中有“蛇见雄黄,鬼见阎王”的记载,可见,在民间传说中,雄黄是蛇虫的克星,正如小小意思一样。鬼见阎王。 事实上,雄黄对蛇并无害处。 只是因为雄黄的气味,蛇虫才会主动避开。 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误解。 然后是五元素和五相的古老原理。 人们认为雄黄性干,是最阳之物。 蛇虫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,这是不利的。 阴和阳是相互冲突的。 它由葡萄酒催化,效果加倍。 因此,雄黄自然可以避蛇、避虫。 。
什么是雄黄? 俗称“鸡冠石”,是一种矿物,主要成分是硫化砷,与汞混合,有剧毒。
过去,雄黄在中药中被用来酿酒,作为“杀菌碘伏”。 雄黄酒浸泡外用,可以解毒止痒。 因此,用雄黄酒涂在小儿身上,可以消毒、防病、驱虫、防蚁。 丁效应。
古人喝雄黄酒时,酒中的雄黄极少,不会达到中毒的程度。 另一方面,喝雄黄酒也是一种仪式性的稀酒,过节的时候他们不会用这种东西来喝醉。 正因如此,这个习俗才得以流传下来。 至于众所周知的白蛇在端午节喝雄黄,可能是因为蛇和雄黄天生不相容。 细心的相公一再鼓励他在阳气最盛的时候喝最烈的酒。 千年白蛇只能乖乖现身。
无论如何,口服雄黄确实有危险,所以在很多地区,喝雄黄酒已经被喝黄酒代替了。 节日气氛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安全了很多。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。
绑五根绳子
《平度民俗》记载,端午节的“五毒”是指五毒虫毒:蝎子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等。民间有“端午节,天气好”的说法。炎热,五毒觉醒,不得安宁。” 端午节期间,村民们会在家里张贴五毒的图片,画五毒的图像,并用针刺五毒。 祈求消除毒虫。 儿童的衣服、肚兜上还绣有五毒的图像,也有保护、驱逐的寓意。
驱除五毒最常见的方法就是“拴五绳”的古俗。 据清代《即墨县志》记载,“孩童臂上系五彩丝,以辟邪”。 这里所说的“五色丝”就是五索,即五种颜色的丝线,代表五毒、五行。 按五种颜色:绿、黄、红、白、黑。 五绳的绑法也有很多规则。 五月初一,天亮之前,家长要把熟睡的孩子叫醒,让孩子的手脚安静下来,并在孩子睡觉时绑在孩子的手脚上。
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,闽越人有“刺青剪发以避饺子龙之害”的习俗,可能与此有关。 解开五根绳子的时间是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下雨天。 在孩子们醒来之前,他们偷偷地剪断了绑在他们手脚上的五根绳子,并将它们放入院子里的“明沟”(与涵洞对称)中,希望“五根绳子”在水中变成龙。并祝福孩子们平安、成功。
据东汉应绍《风俗·无名》记载:“午时,以彩帛缚臂,避鬼兵,使人不生病,不瘟疫。一人长寿,其他人将成为一名士兵。” 这是为了避免偷偷摸摸,延长寿命。 ,后世的乌索可能就是源于此。 自古以来,五色丝线就被作为避灾、祛病、保健、延年益寿的流行物品。
相传,这东西有五种使用方法。 最常见的是将五色丝线编成绳子,绑在手臂和手腕上,以保佑平安。 编织彩绳时,加上金银饰物,做成项圈,挂在脖子上。 避免瘟疫; 将彩绳做成方胜形状,挂在胸前。 将彩色绳子编成小图形,戴在身上当护身符; 绣上彩线,绘出天地吉祥图画,献给长辈,祈求福祉平安。
继续发展,佩戴五色丝线的习俗逐渐演变为佩戴香包的习惯。 香包在青岛地区被称为“布袋”。 香包又称香布袋、香荷包。 香囊由各种色彩缤纷的布料制成,里面装满各种中国传统香料,如丁香、香草、当归等,用甘松、白术等磨成的香粉,用彩色丝线绑成绳子,戴在身上。孩子们。 有提神醒脑、避毒虫之功效。 这种习俗到上世纪末逐渐消失。
拉露
左图弥远大师在《楚歌九歌》云中君篇中写道:“沐浴兰花汤香浓,花衣锦绣如花”。 因此,端午节也被称为“浴兰节”。 用兰花香水沐浴身体,穿着色彩缤纷的衣服,会让身体由内而外散发出香味。 这种美妙的感觉或许就是端午沐浴的由来。
在即墨,还有用水净化身体的习俗,称为“拉鲁水”。 《中兴瑞应图》记载:“露色浓,为甘露,王若施恩,甘露必落草木”。 所谓“雷声大雨点小,莫非是天之恩”? 露水是上帝赐予人们的甘露和甘露,所以,这滴甘露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珍贵的神圣之物。 汉武帝刘彻也在其建章宫设置青铜仙露盘,收集露水,与玉屑结合,作为长生不老药。
《岁岁广记》卷二十一引《琐事记》云:“五月五日午,以井花水沐浴,一年不病侵。” 每年端午节的清晨,男女老少都结伴而行。 在田间,用毛巾收集秧苗或草叶上的露水,5月5日用第一把花蜜清洁眼睛和面部。 擦眼明目,擦脸神清气爽,吉祥。 孝顺的儿女们会把湿毛巾带回家,为家里的老人擦脸、擦颈、擦胳膊。 据说,用这样的露水清洁身体,可以保证皮肤不会长疖子和麻风病。
南朝梁宗茂《荆楚人生年记》记载:“五月五日,举行竞赛,采杂药,可治百病”。 遇到田里生长的中药材、青蒜、大白菜等,也必须摘下来吃。 它可以强身健体,延年益寿。 因此,端午节也被称为“采药节”。 这种风俗习惯在胶东半岛广泛流传。
端午节沐浴的风俗甚至流传到东亚、南亚许多地区,并与当地习俗演变并融入节日。 日本有用“菖蒲汤”净化身体的习俗。 在韩国和朝鲜,5月5日,女性也用菖蒲水洗头。 这与《岁岁广记》卷二十一记载的相似:“五月五日午,……俗采艾、柳、桃,揉水沐浴。”
种植艾草
清代《即墨县志》记载“门上挂蒲艾叶,人簪上挂艾叶”,意思是每到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菖蒲和艾叶。门上,人们也会把艾叶戴在头上。 有些地方还应添加桃枝以辟邪,以增加“神力”效果。
“清明节放柳树,端午节插艾叶”。 即墨当地有一个关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说。 顺便说一句,不知为何,皇帝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燕王朱棣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。 朱元璋想要杀掉这个儿子,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。 想了想,他想让朱棣派兵横扫北方,让他死在战场上。 朱棣毫不犹豫,率军出征。 当他们到达即墨时,他看到一名村妇带着两个孩子逃亡。 她抱着年长的,牵着年幼的。 朱棣拦住她,问她为什么抱着大孩子,却让小孩子跑了。 ,这不奇怪吗?
村妇说,大儿子是前室生的,小儿子是她自己生的。 如果大孩子死了,就没有后代,小孩子仍然可以重生。 朱棣听后,大有教养,就从路边掏出一片艾草,让村妇把它插在头上,回家后挂在门口。 请勿打扰。 村妇好心,回到村里,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人。 每个人都在门上挂艾草,一切都很好。 由于村妇对儿子的爱感动了朱棣,拯救了全村人的生命,后人将艾草改名为“艾子”,意思是“爱子”。
佩戴香袋
屈原的《离骚》有“胡将里、皮之喜,任秋兰所仰慕”之句。 这里所说的“佩”,就是今天的香包。 《礼记·内纲》规定了青年人的行为,“男女无发簪,鸡鸣初鸣,以咸水洗手……皆有角流苏,皆穿臭”。面孔,他们带着清爽的感觉走上法庭。” 年轻人清早起床,去拜见父母时,要佩戴“荣喜”,这是香包的另一种说法。 《清嘉录》记载:“男女服瘟疫丸,或于屋内焚烧,用白术、白芷、大黄、芸香,以辟瘟解毒。” 所谓“驱瘟丸”,也与香类似。 具有囊肿效果的辟邪饰品。
香包上的图案很有讲究,根据年龄、性别有不同的做法。 老年人普遍喜欢梅花、菊花、桃花、苹果等图案,象征长寿、平安; 夫妻间通常佩戴莲花、娃娃骑鱼、娃娃抱鸡、双莲等,以促进夫妻和睦、家庭和睦。 孩子们经常佩戴老虎、猴子和十二生肖,年轻人则佩戴他们深爱的女孩手工制作的香包。 还有一种香包,是《红楼梦》里傻姐姐在大观园石头后面捡到的。 格局为“二妖打斗”,最终引发了对大观园的检查。 这个“绣春香囊”其实就是一个闺房。 一袋喜悦。
《礼记·月令》认为,端午节是“阴阳相争,生死有分”的日子,邪灵多。 因此,每年端午节前后,民间都会出现佩戴香包的习俗,这是有其道理的。 农历五月,天气炎热,疾病萌芽。 一香囊装满香药,有杀菌、消除汗臭、提神醒脑的作用。 也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驱邪、保平安、求吉祥的美好愿望。 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tintoo.cn/html/tiyuwenda/3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