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,是中国文化中前所未有的一代。他们大多一生中没有兄弟姐妹,成长心态也与父母不同,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没有合适的经验,让他们在约束与溺爱之间不知所措。这让80后有了更自由的成长空间,个性发展也更加突出。父母那一代身上的英雄主义、集体主义等人性化印记在80后身上很少见。
80后价值观的形成,恰逢中国改革开放时期。80后从西方看到了很多新事物、新概念、新思想,这些连他们的父辈都没有见过。80后对很多观点和影响持开放态度,但对于自己该坚持什么、捍卫什么,并没有很强的意识。传统的忠诚,甚至爱国的定义,对他们来说,已经发生了变化,不再是固定不变的,更像是一种互动、一种相互追求。
外来文化对80后成长的重要性,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中国和西方的态度。这代人第一次脱离了传统文化,不再崇拜传统,而是更加前瞻、更加外向,更加向往西方。根据零点集团的调查结果,80后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。因此,当其他几代人对西方文化、观念、风俗习惯的引入,以及西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感到担忧时,80后的态度更为积极。
如果说80后早年对西部的向往是多方面的,那么在现今成家立业的阶段,他们对西部的向往则是一种务实的心态。所谓务实,就是这种向往不是简单粗暴地相信西部好,而更多的是基于生命的意义。
之所以如此,与80后当下的生活状态有关。80后如今大多已为人父母,对生活品质充满追求。但现状却不尽如人意,80后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远高于前几代人。根据零点集团的调查结果,80后中仅有10.6%的人晋升到中高层管理,15.8%的人从事律师、会计师、艺术家、记者、IT等专业职业。大部分80后薪资和职位太低,4-2-1的家庭结构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退休、生育、医疗和生活压力。因此,西方的生活品质对他们有很强的刺激作用。
其实,对于80后来说,爱国是比较遥远的,他们最需要的是好好生活,毕竟这是他们当下生活的压力和动力。但这并不意味着80后不爱国,80后对西方的向往,并非无原则的崇洋媚外。在一些重大问题面前,80后能够做出基本的判断,展现出对国家利益的思考和担当。比如,自北京申奥成功以来,80后就对西方一系列反华行动勇敢发声,甚至被戏称为“鸟巢一代”。
但80后并非铁板一块,他们对爱国主义、对西方都有不同看法,并非所有人都向往西方。无论如何,80后对爱国主义、对中国、对西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,值得我们借鉴。(作者为零点指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tintoo.cn/html/tiyuwenda/433.html